近日,智驾科技MAXIEYE VP兼COO杨腾飞在由盖世主办的2022第二届商用车自动驾驶大会发表主题演讲,围绕《智能驾驶+模式创新,如何成就商用车二次增长曲线?》展开论述,通过剖析商用车产业的发展痛点,与行业同仁探讨降本增效的智能驾驶方案。
中国每年大概有400多万台商用车新车的销量,社会物流总费用在中国GDP的占比比例也非常高,2021年是14.6%,结合中国GDP的总值计算下来,运输产业有着万亿级的市场。
万亿级的产业背后还暗藏了众多危机和隐患。其一是让人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率。货车由于外形尺寸和重量大、视觉盲区大、面临更多复杂场景,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相比乘用车更高。
据第三方数据统计,货车卡车数量占机动车总量的比例小于10%,但其交通事故占比超过25%。事故频发的背后是多个家庭幸福的破灭。这也造成了重卡行业保险的高赔付率。
第二大痛点是货运成本在逐年增高。商用车的TCO尚有较大优化空间。
据统计,油费占卡车运营成本的28.4%,今年全球油价的暴涨,给卡车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。除油费上涨之外,安全成本高、驾驶效率低等问题也亟待改善,货运行业正呈现平均利润率明显下降的疲态。
安全问题也是成本问题,是我们做降本增效的时候必须跨越的第一道坎。
下方的图表显示国内某物流公司卡车装配AEB运营一年前后的数据对比,我们可以发现事故的发生率、死伤人数、损失都有非常大幅的下降。
有一个比较受重卡车企欢迎的智能驾驶功能叫PACC,即预测性的自适应巡航。系统可以结合地图信息,提前判断这个车前方有没有桥,有没有上坡,有没有下坡。根据场景,去优化整个驾驶员开车的油门控制,使得重卡运行在最佳的巡航速度。
这个过程可以让系统像老司机一样,尽可能稳定地控制油门和刹车,达成很好的节油减排效果。
智能驾驶产品通过降低油耗、提升人员效率,助力降低车辆的运营成本,购车决策者也逐渐更有意愿去提升车辆购置成本。
实现这样一些功能,需要感知、定位、融合、路径规划和控制很多技术模块相互配合。智驾科技MAXIEYE是国内较少的具备从感知到规控全栈自研能力的企业,以紧密的内部协同和合作,实现感知规控系统的深度协同。
我们认为,智能驾驶产品完全也可以做到像智能手机一样,通过OTA等技术,不断去进行功能迭代,这是产品“智能化”的标志和体现。
我们在做数据收集、部署数据闭环的时候非常关注边界数据,就是不太常见的场景、不太常见的目标。通过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合作,进行有效的数据闭环部署,自动化地积累对提升技术性能有价值的极端的场景,智能驾驶系统的边界会迅速扩展,实现系统产品越用越聪明。
之前大家更多使用的算法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,而图像识别技术最终会达到一个局限点,限制它没法往更高阶的L3去走。BEV技术的出现,可以解决空间和时序的问题,我们认为这个技术将会引爆下一轮L3技术的升维。
商用车作为一种生产资料,我们通过智能驾驶产品和技术为其创造了很多增量的价值池,并将这份价值与整个生态圈进行共享,多方面赋能技术服务商、物流公司、货主、车厂。我们希望以技术创新来捍卫终端用户的安全与经济效益。